淄博市马踏湖流域综合治理
时间:
 2025.01.23
浏览量:
 0

项目背景.png


淄博市马踏湖曾是鲁中地区重要的多功能湖泊湿地系统,水面面积曾达96平方公里。上世纪末,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三条主要入湖河流遭到严重污染,因缺少水源补给和大面积围湖造田,导致马踏湖湿地面积逐步萎缩,湖泊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湖水中COD(溶解性有机物)含量最高时达到1000mg/L,超过地表V类水标准25倍。


主要做法.png


为了保护马踏湖流域水生态环境,淄博市与山东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从2012年开始进行深度战略合作,严格按照“治保用”思路,采用“EPC+O”即“工程总承包+运营”模式,兴建了一系列的人工湿地工程。按照“源头治理+生态修复”模式规划实施了马踏湖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方案,坚持把流域内所有河流、湖泊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治理,实行"全领域治理、全流域修复、全过程管控"的科学治污体系。

近年来,马踏湖流域建设了总投资28亿元的生态水系修复提升工程,初步建成了“三横五纵、两湖六湿地”的生态大格局。在重要河流入湖口、支流入干流处、重要点源排放口处、污水处理厂末端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近3000亩,日处理污水达18万方。


取得效果.png


经过综合治理,马踏湖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湖体水质稳定达到川类,化学需氧量由 1000mg/L 下降到 20mg儿,地下水埋深抬升2.9米,湖泊蓄水能力从300万方增加到2500万方,实现水体水质目标和再生水利用,构建了沿河环湖大生态带,提升了流域环境承载力。经统计,马踏湖流域人工湿地运行费用仅为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的1/4,每年可节省2000余万元。

2013年,淄博马踏湖被列为国家水质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

2016年5月23日,中央新闻联播报道以马踏湖为例,对山东“治理+修复--改善河湖水环境”模式进行了详细报道。先重拳治污,再修复生态的新举措,让在发展中受损的河湖湿地重新焕发生机。

2019年,我院参与实施的《山东淄博市马路湖流域综合治理的探案》,成功入选中央组织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是我省入选该书“生态文明建设”专题的唯一案例。

2021年,马踏湖流域综合治理被评选为“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第一名。从昔日的“酱油湖”,到今天的国家湿地公园,我们通过治理一条河流、修复一处湿地、保护一片湖泊,逐步勾画出水清岸绿、水绿绕城的良好生态环境。淄博市人工湿地建设规模、投入力度和实际效益均走在全省前列,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统筹兼顾,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注脚。


相关新闻